破立之间的教育温度
高毅哲
近年来,在高校实施“学分制”“大类培养”等改革背景下,“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成为常态,传统的班级建制管理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传统管理模式与新现象之间,树起了一道“壁”。这道“壁”,对同学朋辈的交流、班级建制的功能、育人成效的实现都有影响。
有壁就要破。上一周,全国各省区市党委教育部门和部分高校代表齐聚湖北高校,参观考察“一站式”学生社区。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是教育部近年来大力推进的一项工作。这种社区模式好在哪,竟值得全国教育战线代表集体实地调研?
“一站式”学生社区集成了高校公共服务资源,“除了去教室上课,其他事基本都能在学生社区解决”成为现实。这是第一好。
而第二好,更为关键。“一站式”学生社区形成了以学生共同生活区域为基础,以服务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的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共同价值观念为联结的学生教育生活成长共同体。
共同生活区域、共同价值观念,这就打破了学生专业之间、学科之间班级之间的各种“壁”。随之而“立”的崭新管理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治校理念与时俱进的落地体现。
尤为值得畅想的是,在这样的社区里,学物理的可以和学地理打成一片,搞文字的可以和搞数字的谈笑风生。学生们刚一入校,就会体验到学科交叉碰撞出的火花。
不要小看了这些火花。或许未来的某个时刻,当我们追溯某项重大研究或科技创新的原点,就出现在某个“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某个学生研讨室里。
——围绕“一站式”学生社区的破与立,是我们内心对创新育人模式孜孜以求的温度。
每个人都有心之壁,都有自己不愿被外界窥探的自我空间。
但是,上一周,湖南科技大学一部分同学内心小小的壁垒,被“破”了。
根据收款机的流水,湖南科技大学统计了全校全日制学生在食堂的就餐消费大数据,决定对在食堂消费次数多、每餐平均消费额度低的学生发放餐补。餐补分4次发放,全年累计发放100万元,直接充入学生饭卡。
无须申请、不公布名单,这些同学,已经开始陆续收到学校“悄悄”打进饭卡的饭补。
之所以采取“悄悄”的方式,是因为学校考虑到贫困生的自尊心。“知道有些同学家里条件比较困难,但是他也许出于自尊或者个人面子的问题,不愿意跟老师和同学说,所以我们希望通过食堂以及平常的这种日常监控,让他们得到相应的帮助。”学校后勤管理处处长梁宏军说。
学校用科技破了贫困生们的心之壁,但是,又用最温柔的姿态悄悄把他们呵护,和他们一起“立”住人格的尊严,网友们纷纷为学校点赞。
其实,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资助贫困生,在国内高校已经多有应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呵护,才是真正善待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当理念有了技术的加持,善意的实现变得轻易,善意的重量却更加凸显。
——围绕贫困生心中壁垒的破与立,是我们内心对尊重学生尊严的温度。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
破与立的故事又何尝不是如此?每一次破立之间,都可能见识到尘埃、泥泞、沼泽、丛林,但当你心中存有教育的温度,这些都将带你走进教育事业无垠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