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相托,一心赴救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董家鸿专家团队侧写
曾经,我们被这样的故事感动。
即将干涸的岸边,无数条小鱼在浅水与泥沼中挣扎,阳光正在快速吸干浅滩里所有的水分……围观的人群无奈却也无动于衷,只有一个男孩低着头拼命将鱼儿一条条扔向远处的深水里。“只能救活那么几条,谁在乎呢?” “我救的这条小鱼儿在乎。”接着,他又捡起一条,说:“这一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
因为面对一己之力难以撼动的结局,也面对自身力量的薄弱,在我们选择逃避退缩之时,仍有执着的人,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努力的价值,便有了我们眼中平凡又神圣的医者们。
是你们带来“生之光茫”
2020年之初,每一个人都身处疫情漩涡,也见证着医护人员群体的风险与担当——对处于痛苦中或濒于死亡的生命,被拯救,就是命运的转折和所有的希望。
一直以来,每周二的上午和周四下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外科董家鸿专家团队门诊内外都是慕名前来看诊的肝胆病患者,他们中很多都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这里,56岁的老刘(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位。
2019年10月30日,在家突然晕厥的老刘被家人送医抢救,被确诊为肝硬化、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肝衰竭,可转诊了北京两家三甲医院得到的都是“救治可能性极低”的噩耗。幸运的是,在ICU病房熬到了11月13日,老刘恢复了一点意识,老刘的妻子也打听到了在肝胆外科领域驰名中外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董家鸿教授,带着ICU里“救治可能性5%”的诊断书,她决定带老刘去“最后一搏”。
120急救车拉着命悬一线的老刘住进了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病房,让老刘妻子颇为感动的是,管床大夫吴广东当天就把自己的私人手机号告诉了她。“这里的护士不直呼病人名字,而是叫我们‘叔叔阿姨’。”初次接触这里的医生护士,老刘的妻子说:“这个医院真的有点‘不一样’。”
检查结果让一丝光明出现在眼前:实施肝移植手术!可屋漏偏逢连夜雨,灾难,往往都是“组队”出现。
在清华长庚医院刚刚苏醒的老刘一边调整术前状况一边等待合适的肝源,2019年底京城突降大雪,前来给老刘送饭的年迈母亲滑倒,左手腕粉碎性骨折紧急入院,这场事故让老刘的妻子更加心力交瘁,因为自己的母亲也正因为严重的带状疱疹和并发症入院急救。握着母亲和丈夫两个人的4份病危(重)通知书,还有卧病在床的婆婆需要照料,唯一的女儿在外地面临分娩在即无法赶来,回忆当时,她感慨说,“没有清华长庚医院的医护人员,我肯定撑不过去!”
12月20日,等来的移植手术因为老刘的肺部感染没能做成,但在清华长庚医院住院期间,吴广东大夫一直是“从早到晚,不厌其烦”,老刘和妻子都感受到了所有医护人员的友善和耐心,她说,“这绝对不仅仅是亲切”,所有医护人员的责任心“让人放心把生命交给他们!”分担忧虑、悉心照料,是他们让这个家庭“有了熬过去的希望”。
最终,董院士带领肝胆移植中心主任卢倩、主任医师陈虹、副主任医师徐光勋、管床大夫吴广东等人,秉承精准肝胆外科的理念,最终稳定了老刘的身体状况并顺利实施肝移植手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老刘在术后回到了家中,陈虹主任和吴广东大夫都加了老刘妻子的微信,关注指导病人的康复治疗。
“没想到,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亲自为老刘开这一刀”,和老刘一样,很多患者可能事后才知道,自己的手术会由院士亲自操刀,而对于董家鸿来说,这就是他在清华长庚医院每周众多手术中常规却也重要的一台,而正是他的妙手,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生的希望和继续生活的可能性带给别人。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一次采访中,董院士这样描述他心中医生的工作,他说:“我们必须认识到医者的局限性。”也许面对像老刘一样的很多病患,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患者救命的“金”钥匙,但并非万能钥匙,未来他们还要面对很多康复中的棘手问题,甚至面对排异再闯“鬼门关”。诚然,面对前来寻求救治的患者,董院士和他的团队也会束手无策,但这里的每一位医者都让患者和家属切身感受到了“仁心仁术、厚德厚爱”。
董院士带领的肝移植团队已经累计为2000余位患者成功进行了肝移植手术。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自2018年获得肝脏移植资质以来,200余位患者在这里成功接受了肝脏移植手术,患者的康复带来的生机也催促着董院士和他的团队不断前进。
有人说,医者的路,就是保持一直向上的姿势。
董院士也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着,他说:“我相信,一个好医者也应该是一个科学家。”就是这样一位曾经填补连续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医药方面的空白,一直在努力科研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在外科手术台上挽救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随着老刘一天天康复,董院士治病救人的行程却一刻不曾停歇。
新冠肺炎肆虐荆楚大地的2月,董院士带领团队奔赴武汉开展实施智能化防控体系的建立,并一直在鄂协同开展救治工作。从事外科工作近40年,董院士心之所系一直是“让病人最大化获益”,他说,“这就是外科医生的初心。” (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