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三千余名返乡学子汲取信仰力量
实践中书写服务奉献“小故事”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伍佳玲同学(左二)上门给老人送健康包。本组图片由四川农业大学团委提供
四川农大商旅学院学生张锐帮助老人查询车次信息。
四川农大土木工程学院学生黄双琪带领小朋友剪窗花。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今年寒假,四川农业大学3426名青年学子返回家乡,积极开展党史宣讲、访谈红色人物、体悟红色研学文化、参与志愿服务等实践形式,走基层、入街镇、进机关,不断拓展实践育人维度,将党的创新理论“大道理”转化为服务社会、奉献祖国的“小故事”。
“宣、研、访”中见功力长才干
“我们团队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青年生活场景,通过小切口阐释大主题,让理论知识在宣讲的过程中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启明——追寻红色记忆”团队9名成员制作红色文化系列视频课程4期,利用“互联网+”党史学习教育阵地让红色文化线下“植根”线上“开花”,将最新理论成果与新时代传媒方式相结合,让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中“青年味”更浓。
食品学院“食代先锋”团队组建“百人宣讲团”走进家乡社区和中小学等地,创新“文艺+宣讲”形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唱出来、演出来,使青年宣讲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有底气。同时,团队搭建融媒体矩阵,设计党的二十大金句红包10套,党史故事连环画3套,制作《听我说:党的二十大》和《带你看:十年伟大成就》系列短视频10个,用青年人喜欢的形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发展新面貌讲深、讲透、讲活。
“追随红色足迹,研学红色文化”,川农青年一直在路上。该校充分利用家乡的红色资源,走进红色文化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地,在“红色移动课堂”中汲取丰富的红色养分,让红色精神入脑入心。
“伯伯您好,我们了解到您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很久,请问您知不知道我们这里比较优秀的英雄人物呢?”理学院的“红‘理’鱼”团队88名成员回到家乡15个省市,走访中国红军城、成都烈士陵园、赵一曼实践馆等,并开展实地调研,收集调查问卷300余份,绘制8本英雄人物故事册,将实践成果实物化,从而实现理论—实践—再理论的长效发展。
“在此次红色研学中,我们感受到了更多科技元素,比如红色革命教育VR体验方式,这也启发我们团队去探索更具时代感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风景园林学院的“丹心·红客”团队15名成员前往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璧山烈士陵园等红色景点,并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拉近红色资源、红色文化与人们的距离,让红色文化资源在互联网上“聚”起来,号召更多青年学子做传红领学人。
“访”谈革命先辈,用红色精神激励青年。500余名川农青年用镜头探访抗美援朝的老兵、老党员等革命先辈,从而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用青年的视角探寻尘封已久的红色记忆。
“先辈党员们吃了太多苦却从未放下信仰,我感到震撼与敬仰。”一名成员在访谈后说道。土木工程学院“星火”团队的15名成员在遵义革命老区对红军后代进行访谈,真实记录党员的故事与精神,并整理为5个红色故事集,让党员们的故事焕发新的光彩,引导青年学子学习先辈精神。
动物科技学院的“寻陌·赓溯”团队30名成员在线上采访老党员、退役军人,线下走访红色基地采访当地群众,与50多名党员、群众深入交流,开展线上红色人物主题微团课10个,“我们立志通过先进人物访谈来引导青年追忆党的革命先辈、牢记党的光辉历史。”队长陈茜说道。
志愿服务情暖新春回报家乡
春运期间,宜宾市高县城南汽车客运站内背着大包小包的男女老少,正急匆匆踏上返家的旅程,其间不断有各种口音的咨询者涌来,商旅学院张锐一一细致解答。作为志愿者小组长的她还带领志愿者小队进行三品检查,为旅客提供失物招领、特殊帮扶等便民服务。
临近年关,内江市高铁站迎来客流小高峰,一位女士携带着两三个行李包,推着轮椅上的老人费力前行,在出站口的楼梯、旋转门等处通行时遇到困难。食品学院甘炆宇急忙上前帮忙,麻利地扛起行李包,引导女士前往便携通道。早上八点半上岗,为旅客提供各种帮助,尽管辛苦,甘炆宇却从未抱怨。
法学院聂梓亭在重庆北站广场通过行程信息“看一看”、进站检票“帮一帮”、公交地铁“指一指”的方式,帮助旅客顺利出行。
莲花倡廉、瑞兔迎新、福气满天……一张薄薄的红纸,折折剪剪,手指翻飞,一幅幅构思巧妙、质朴灵秀的窗花在土木工程学院黄双琪的手上应运而生,不“剪”单的年味儿涌了出来。湖北省襄阳鱼梁洲明珠路社区联合当地老年大学举办“瑞兔灵动来,剪纸迎新春”活动,作为社区志愿者的黄双琪带领青少年学习剪纸技艺,感受民间艺术魅力,将窗花和春联送到辖区空巢老人家中。
1000多个饺子,从采办、择韭菜、剁肉,到包制、下锅、分装,每一道工序,都是动物科技学院许翊臣与社区工作人员操办的,饺子热气腾腾,欢笑声不绝于耳。一大早许翊臣便与社区人员一起乘坐大巴前往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镇太三村,为村民包饺子、写对联、送去新春祝福。
“待在家里过大年,不缺吃穿,但不热闹,年味不够,这里有欢声笑语,年味也随之而来!”信息工程学院马英积极参与社区举办的春节晚会,从前的她与社区打交道少,为了准备好晚会,她三天两头往社区跑,编排节目、搬运表演道具、制作题词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拉开帷幕,社区居民与小朋友唱歌、跳舞、表演书法、打架子鼓,赢得满堂喝彩。
“没事,我们上门来服务。”来自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王琳前往重庆市北碚区蔡家岗镇三溪口社区开展了为期10天的返家乡社会实践。“王奶奶,我们来给您打疫苗了。”王琳陪着医生前往王奶奶的家中为她进行疫苗接种。“我现在腿脚不太好,下楼都很吃力,志愿者上门来给我打疫苗、送健康包,真是太感谢他们了。”王琳共协助社区为280余名60岁以上的老人派送健康包,并登记80岁以上老人疫苗接种台账,帮助老年群体做好安全防护。
动物医学院的伍佳玲成为雅安市雨城区青江路社区志愿服务团队的一分子,累计走访社区50多户人家,一对一上门给独居老人发放口罩、抗原、药品等防疫物资。
“没有天然气,没有自来水,绿化设施不足……”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两板桥镇人民政府的“新晋”访问员艺术与传媒学院的罗洁正一笔一画记录着百姓家中的问题。玉龙村是脱贫村,为防范民众返贫致贫,她跟着驻村干部一起每家每户进行年终走访,记录百姓生活难题,通过全国防返贫监控系统登记记录走访情况,保障群众的生活质量。
“本土酒企业缺乏线上销售渠道、整体知名度不高。”“我觉得我们应该打造高质量的直播方式,增加线上销售量,提高影响力。”土木工程学院吴俊杰和草业科技学院叶歆雅针对大邑县本土白酒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16份方案报告、3个账号创建,实地选品调研……吴俊杰、叶歆雅在成都市大邑县人民政府实习过程中协助政府开展本土产业分析,进行直播带货的各项准备工作。
“川农的两名位同学做事很认真,办事效率很高,我们也希望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帮助下,将我们大邑县本土品牌推广出去,带动乡村经济振兴。”带队负责老师说道。
通讯员 刘海玥 彭雪棋 彭小芮 陈玺竹 潘廷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